大众新闻:花海、桃花鱼、珍稀候鸟齐聚......日照水库如何做到的?_媒眼看环保_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碧波荡漾的水面、环库成带的林木、岸边悠闲觅食的白鹭……走进日照水库,处处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这里,是日照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也是山东省第七大水库,库容3.35亿立方米,兼具防洪、灌溉、供水和生态流量保障等功能。
9月,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见证河湖蝶变 共建美丽山东”媒体行走进日照水库。记者们看到,这座1959年建成的水库,如今正以全新的生态面貌,展示着一城清水的守护之道。
治理的意义在于未雨绸缪。过去,水库曾长期承受污染压力——石材加工乱排废水,畜禽养殖粪污直排,城镇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周边林地覆盖率低,水质一度下降到Ⅲ类以下。日照市委、市政府没有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牢牢把握“治未病”的思路,从规划、治理、融合、长效四个层面系统推进。
一方面,关停上游191家石材加工业户和800余家养殖户,建设3800亩人工湿地、3.6万亩涵养林带和50公里环库绿道,构筑起坚固的生态屏障。另一方面,推进水库联通及沭水东调等工程,确保50多万市民饮水安全和下游生态流量。如今,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平均水位比2015年提升7.32米,库区再现碧波荡漾。
“在日照水库里,我们采用人放天养的方式投放鱼苗,打造了‘桃花鱼’这一特色品牌。”日照市生态环境局东港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路亚男介绍。随着生态渔业的发展,水库消失十余年的土著鱼类翘嘴鲌子重现,中华凤头燕鸥等珍稀候鸟也频频现身。
保护生态的同时,也孕育出新产业。水库周边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全面推行“六不用”模式,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地膜、人工激素和转基因种子,蓝莓、黄桃、茶叶、榛子等有机作物声名远播。花仙子生态文化基地千亩花海常开,被评为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蓝莓湾、竹洞天等景区相继建成,游客络绎不绝。仅花仙子基地,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
产业转型带动了百姓增收。环库土地流转3.9万亩,支付费用4000余万元;村民通过土地租金、景区务工、产业分红等渠道,人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村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措施落地,村民还主动组建巡河队、立下村规民约,成为水源保护的积极参与者。
日照水库的蝶变,是两山理念转化长效机制的缩影。生态屏障更牢固,污染物排放得到根本控制,经济与生态实现良性互动。水库已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为全国饮用水水源地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碧波映青山,桃花鱼畅游。日照水库不仅守护了一城清水,更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mykhb/202509/t20250928_48527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大众新闻:花海、桃花...2025-09-28
- 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2025-09-28
- 《大众日报》:美丽山...2025-09-28
- 中国新闻网:“只此青...2025-09-28
- 《大众日报》:厚植生...2025-09-28
- 《经济日报》:山东泗...2025-09-28
-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2025-09-28
- 人民网:系统治理让河...2025-09-28
- 大众新闻:四年之间,...2025-09-28
- 生态环境部:9项约束...2021-01-05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1-01-15
- 中央宣讲团在各地宣讲...2020-11-20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2021-01-04
- 环保从娃娃抓起2020-12-09
- 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生态...2020-11-27
- 陕西:严厉打击无证排...2021-03-29
- 每天300多吨污泥焚...2021-02-07
- 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2021-03-22
- 政讯通沈阳环保联合调...2020-12-10
- 生态环境部:9项约束...2021-01-05
- 加速建设“智慧港口2...2021-01-27
- 河北廊坊:产业数字化...2021-01-27
-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2021-01-27
- 滦州市召开网络安全工...2021-01-27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1-01-15
- 公共资源“一网交易”...2021-01-27
- 千亿级产业强势崛起 ...2021-01-27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