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违法使用ODS涉刑案件宣判
近日,全国首例因违法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构成污染环境罪并判处刑事处罚的案件在浙江省湖州市宣判。湖州市德清明禾保温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禾公司”)法定代表人祁某某因违法使用三氯一氟甲烷(CFC-11,俗称氟利昂)生产组合聚醚,被地方法院以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2019年6-8月,生态环境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ODS专项执法行动,并派出11个工作组对ODS重点省市开展专项检查。其中,浙江工作组在对明禾公司的突击检查中,发现企业台账的原料入库单上有异常,并在部分手写的生产配方便条上多次出现CFC-11记录,而该公司2017年通过的环评审批文件上明确其主要利用聚醚多元醇、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发泡剂等原料生产并销售组合聚醚。生态环境部执法局立即将明禾公司涉嫌违法采购CFC-11生产组合聚醚的线索转交地方,并多次指导、协调地方办理该案件。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并启动联合办案机制,公检法环等部门紧密配合全力侦办。在各方的通力合作下,办案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查清明禾公司近3年来违法采购并使用849.5吨CFC-11生产组合聚醚的犯罪事实,并先后赶赴江苏、河南、山东等地将上游CFC-11供应商韩某某等4人全部抓捕归案。
目前,该案件由德清县人民法院宣判。明禾公司因违法使用CFC-11生产组合聚醚犯污染环境罪被判处罚金7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140余万元,公司法定代表人祁某某犯污染环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该案也是迄今为止国内聚氨酯泡沫行业首起因违法使用ODS被判实刑的案件,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涉ODS违法行为“零容忍”的坚决态度。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国际环境公约履约工作,并把严格执法作为巩固履约成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持续开展了ODS专项执法行动,通过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施加高压震慑,坚定维护了全球臭氧层保护成果。今后,生态环境部还将一如既往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使用ODS行为,持续强化监督管理,对涉ODS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浙江德清非法使用ODS案件宣传照片
原文链接: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15/202004/t20200427_776487.html
- 省院举行青年干警学习...2025-09-24
- 安徽省院专题会商一季...2025-09-24
- 省检察院举行学习教育...2025-09-24
- 全国检察机关第三次听...2025-09-24
- 最高检第五评议小组在...2025-09-24
- 安徽行政检察素能提升...2025-09-24
- 最高检行政检察厅调研...2025-09-24
- 省检察院召开“法典护...2025-09-24
- 安徽三级检察院在舒城...2025-09-24
- 安徽12月依法处置一...2021-01-27
- 广州查处网络交易违法...2021-01-27
- 生态环境部:加强自贸...2021-04-06
- 川渝两省市环保联合执...2021-03-16
- 走进战旗村,支部共建...2021-03-16
- 最高检要求:各地检察...2021-04-09
- 广东省网信办主任会议...2021-01-27
- 安徽省2020年度网...2021-01-27
- 夯实执法基础 提升...2021-03-16
- 政讯通沈阳环保联合调...2020-12-10
- 生态环境部:9项约束...2021-01-05
- 加速建设“智慧港口2...2021-01-27
- 河北廊坊:产业数字化...2021-01-27
-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2021-01-27
- 滦州市召开网络安全工...2021-01-27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1-01-15
- 公共资源“一网交易”...2021-01-27
- 千亿级产业强势崛起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