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关注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杀熟等行为 算法不能变算计
去年,安徽省消保委收到消费者通过12315热线等渠道投诉举报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计953件。其中,反映该公司在网络游戏抽奖概率及规则设置上存在问题的举报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0.8%。然而,该公司在其约谈以及整改报告中,自述公司网络游戏抽奖概率合法合规。
为了尊重事实,正确处理,芜湖市消保委组织召开了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文旅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联合处理推进会,共同对该公司存在的概率等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因为对概率规则等问题缺乏专业的认定能力,也很难找到权威第三方机构进行认定,调查受阻,推进较为困难。”安徽省消保委秘书长丁涛说。
这是日前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举办的“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费者保护座谈会”上,与会的地方消协组织工作人员介绍的一则真实案例,属于典型的“概率算法”问题。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网络购物、交通出行、旅游住宿、订餐外卖、网络游戏等生活消费领域都出现了大型平台企业。这些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产品或服务,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比如,网络游戏抽奖概率不明、大数据杀熟、网络消费促销规则繁复等。
“这些问题的背后,关键是互联网平台对算法技术的应用。”中消协秘书长朱剑桥说,网络领域涉及消费者权益的算法应用问题有推荐算法、价格算法、评价算法、排名算法、概率算法等。
朱剑桥认为,算法本身是一种技术手段,经营者可以利用算法提升经营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优良的产品和服务,“但如果任其无序发展,一方面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公平有序竞争;另一方面也会使消费者面临数据算法压榨,成为技术欺凌的对象。”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在制约算法不合理应用方面,还存在多方面难题。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来明说,算法应用的相关规制条款在实践中存在一些困难,比如,算法歧视中的大数据杀熟问题在执法中并未实现有效监管。
如何治理一些经营者利用算法“算计”消费者的问题?中消协建议,网络经营者应加强自律,切实承担应尽义务和责任。包括在运用算法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服务时,应当全面客观,反对仅以所谓“精准”推荐代替公共选项;应当公平公正对待广大消费者,反对利用消费者个人数据画像,利用算法锁定特殊消费群体,实施价格歧视、价格混淆等销售策略;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诚信应用算法,反对利用技术手段,欺骗、隐瞒真实情况,欺凌消费者,或者实施不正当竞争等。
- 我市出台基本医保医用...2025-09-08
- 云遥宇航年内第四次发...2025-09-08
- 我市调整汽车报废更新...2025-09-08
- 出征第三届全国技能...2025-09-08
- 2025世界智能产业...2025-09-08
- 习近平向2025世界...2025-09-08
- 今年全市已完成新建改...2025-09-08
- 全市上下以学习教育激...2025-09-08
- 人工智能免疫药物平台...2025-09-08
- 秦皇岛:5G网络建设...2021-01-27
- 长三角区域大气和水污...2021-03-16
- 唐山:让城市更“智慧...2021-01-27
- 工信部:有序推进5G...2021-01-27
- 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上...2021-03-16
- 便捷云购物 下单就到...2021-01-27
- 中消协关注互联网平台...2021-01-27
- 全程数字化、智能化 ...2021-01-27
- 发挥大数据优势 加快...2021-01-27
- 政讯通沈阳环保联合调...2020-12-10
- 生态环境部:9项约束...2021-01-05
- 加速建设“智慧港口2...2021-01-27
- 河北廊坊:产业数字化...2021-01-27
-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2021-01-27
- 滦州市召开网络安全工...2021-01-27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1-01-15
- 公共资源“一网交易”...2021-01-27
- 千亿级产业强势崛起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