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水生态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
近日,生态环境部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9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全国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804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0363个问题完成整改;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确定的12个劣Ⅴ类国控断面全部消劣,长江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体,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近年来,我国坚决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据环保法制调研中心了解,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然是十分艰巨。一是水环境治理任务艰巨,一些地方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建成区、工业园区以及港口码头等环境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二是水生态破坏问题比较普遍,种植业、养殖业的农药化肥氮磷污染始终没得到有效解决,导致长江流域等很多地方首要污染物已经不再是COD、氨氮,而是磷酸盐,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的水污染主要矛盾正在发生变化。三是水环境风险不容忽视,一些地方高环境风险工业企业密集分布,与饮用水源犬牙交错,企业生产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居高不下;一些地方河湖底泥污染较重,存在环境隐患;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居高不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治理难点。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 生态环境部将重点围绕“三条主线”来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第一条主线是继承和发扬‘十三五’时期的好经验,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消除黑臭水体工作要向县级延伸,以黑臭水体治理为抓手倒逼各项短板补齐。第二条主线是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远景目标,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要素,编制实施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第三条主线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力争在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态恢复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为开创水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实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上一篇:甘肃省发布土壤污染防治条例
- 李强同美国友好团体座...2025-09-26
- 境外网络达人甘肃丝绸...2025-09-26
- 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长...2025-09-26
- 李强出席全球发展倡议...2025-09-25
- 丁薛祥出席第四届北斗...2025-09-25
-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2025-09-25
- 中韩化妆品监管法规制...2025-09-24
- 李强赴纽约出席第80...2025-09-24
- 赵乐际会见美国国会众...2025-09-24
- 生态环境部:9项约束...2021-01-05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1-01-15
- 中央宣讲团在各地宣讲...2020-11-20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2021-01-04
- 环保从娃娃抓起2020-12-09
- 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生态...2020-11-27
- 陕西:严厉打击无证排...2021-03-29
- 每天300多吨污泥焚...2021-02-07
- 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2021-03-22
- 政讯通沈阳环保联合调...2020-12-10
- 生态环境部:9项约束...2021-01-05
- 加速建设“智慧港口2...2021-01-27
- 河北廊坊:产业数字化...2021-01-27
-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2021-01-27
- 滦州市召开网络安全工...2021-01-27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1-01-15
- 公共资源“一网交易”...2021-01-27
- 千亿级产业强势崛起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