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碧玉碗 悬于峰林间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曹丽媛 摄制
天等县龙角天池一隅。天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黄丽华/摄
群峰寂无声,高山出平湖。
车辆蜿蜒上行,爬进一个山坳,再拐过一道山崖,一泓湖水豁然展现在蓝天下。粼粼波光中,身着橙色救生衣的游客泛舟其上,为天池增添几抹跳动的亮色。
8月,酷暑难耐。然而,当山风拂过湖面,凉爽舒坦入心。
“水干净啊,几十年都这样清!”当地村民望着眼前这片碧绿,言语里满是自豪。
位于天等县天等镇仕民村龙角屯的龙角天池,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达37米。记者走访发现,天池四面环山,地势高出附近村庄50多米,宛如一只巨大的碧玉碗,稳稳悬停于半空之中。
“奇就奇在,不管是暴雨成涝还是旱得冒烟,这池水涨落,顶多一米上下。”68岁的村民赵生道指着池壁上那道清晰的白色水浸痕说。至于是何原因,没有哪个村民讲得清楚。
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此地素有“三天无雨就挨旱,下雨三日便成涝”之说。何来这潭碧水?
在喀斯特地貌地区,地表水往往通过落水洞迅速渗入地下,难以在地表形成湖泊。然而龙角天池却打破了这一常规,既寻不见明显的入水口,也不见排水通道,却能常年保持水量稳定,还能实现大旱不干涸、久雨无外溢的奇妙平衡。这其中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曾任广西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的南宁师范大学教授曾令锋,解开了此间谜团。
“落水洞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会将地表水引入地下形成地下河。”曾令锋表示,“龙角天池的形成,很可能与落水洞被堵塞有关。”
曾令锋解释,水潭底部潜藏着狭窄通道连接地下河,水流携带的泥沙、淤泥在通道口自然淤积,形成天然“塞子”,堵住了地下水外泄的通道,使得地表水得以汇聚成潭。这些水潭多位于串珠状分布的落水洞区域,地下水通过其他落水洞注入地下河,形成动态平衡。暴雨时,过量水流能通过其他隐蔽通道分流;干旱时,地下水又自动补给。
这一推测,与村民口耳相传的记忆不谋而合。“听老一辈讲,天池底下,原本是一片耕地。”几位年长村民回忆,“有一年下大暴雨,山洪裹着泥石冲进水洞,把洞口堵住了。”自那以后,地表水无法再渗漏到地下,雨水不断汇聚,渐渐淹没了低洼的耕地,终成今日悬空之湖。
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竟意外雕琢出这方独特的水域奇观。
耐人寻味的是,388年前(1637年农历十月二十二日),徐霞客曾踏足天等,驻留31天,洋洋洒洒写下近2万字游记,却对天池只字未提。
“作为旅行家,绝不会对此等奇观视若无睹。”天等县县志办副主任农先行分析,“最合乎情理的解释是——彼时,天池尚未形成。”据考证,龙角天池存在历史不足300年,其广泛进入公众视野则是在21世纪之后。
天池之水看似“无源”,却自有其生生不息之道。
周边茂密的林木,如同天然的绿色屏障,涵养着水源。同时,天池的水还用于周边农田的灌溉,滋养着一方土地。
每到农忙时节,村民们便从天池引水灌溉。看着干涸的田地重焕生机,丰收的喜悦在村民脸上绽放。“多亏了这一池好水,好年景才有盼头。”村民对天池充满感激。
如今,龙角天池不仅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一条“生命线”,更成为一处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这处喀斯特地貌上的水之奇迹。
伫立池畔,夕阳熔金,将池水染成一片暖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心生敬畏——它总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雕琢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sxdt/t2340424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组织...2025-09-17
- 韦韬看望慰问一线教师...2025-09-17
- 河池市委生态环保和督...2025-09-17
- 陈刚会见新加坡贸工部...2025-09-17
- 李杰云调研207国道...2025-09-17
- 荷法护青绿丨环境资源...2025-09-17
- 陈亮会见生态环境部涉...2025-09-17
- 中共生态环境部党组在...2025-09-17
- 林海波到桂平开展涉重...2025-09-17
- 2020年安徽省生态...2020-10-12
- 石家庄市网络文化协会...2021-01-27
- 2021年1月全区各...2021-03-16
- 崇左市副市长、一级巡...2021-03-16
- 国办印发意见鼓励和支...2021-11-17
- 到2035年,美丽中...2021-03-01
- 到2035年,广泛形...2021-01-19
- 兵团生态环境第六监测...2021-03-16
- 快看2020各地如何...2021-02-22
- 政讯通沈阳环保联合调...2020-12-10
- 生态环境部:9项约束...2021-01-05
- 加速建设“智慧港口2...2021-01-27
- 河北廊坊:产业数字化...2021-01-27
-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2021-01-27
- 滦州市召开网络安全工...2021-01-27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1-01-15
- 公共资源“一网交易”...2021-01-27
- 千亿级产业强势崛起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