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新媒体资讯 >>正文

【河源】大湾区不可或缺的“水塔”和生态屏障

时间:2025-09-17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经济发展领跑全国。在这繁华景象背后,一条看不见的生命线正从一百多公里外的东北方向悄然延伸,滋养着这片中国南方的黄金地带。这条生命线的源头,就是河源——大湾区不可或缺的“水塔”和生态屏障。

何以河源?——大湾区不可或缺的“水塔”和生态屏障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909095432_23_523

河源万绿湖 摄影 赵春风

  大湾区生命之水的源头

  清晨五点,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万绿湖面,58岁的护水员老廖已经开始了他的日常巡湖工作。他在万绿湖工作了三十多年,亲眼见证这片水域如何成为大湾区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

  “这里的水甜着呢。”老廖从湖中掬起一捧水,笑着说。他的笑容里藏着自豪,也藏着责任。

  万绿湖,又名新丰江水库,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水域面积达370平方公里,相当于68个杭州西湖。这片浩瀚水域储存着139亿立方米的优质水资源,是广东乃至全国水质最好的淡水湖之一。

  “河源被称为大湾区的‘水塔’,绝非虚名。”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水资源专家陈教授指出,“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水塔高于用户,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水压和水量保障。河源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地势更高,通过东江自然流向,为下游地区持续输送优质水源。”

  数据显示,东江每年向珠三角及香港地区提供超过40亿立方米的优质饮用水,仅香港每年就从东江取水约8亿立方米,占其淡水供应总量的七成以上。深圳市民的饮水中,超过60%来自东江流域。

  “一滴水从河源万绿湖出发,经过天然河道和人工输水工程,几十个小时后就能到达深圳、香港居民家的水龙头中。”陈教授解释说,“这滴水之旅,可谓是大湾区真正的‘生命线’。”

  为确保这滴水的纯净,河源付出了巨大努力。在万绿湖周边,实施了严格的环保措施:禁止任何工业项目在保护区内建设,搬迁了周边可能造成污染的养殖场和居民点,建立了全方位的水质监测系统。

  “我们监测数据显示,万绿湖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这样的水质在全国大型水库中极为罕见。”河源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湾区城市的“绿肺”与“净水器”

  河源的价值不仅在于水,更在于守护这些水的生态系统。

  位于粤东北的河源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3.18%,位居全省前列。这片茂密的森林不仅是美景,更是大湾区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

  “生态屏障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空气净化。”行走在河源桂山自然保护区内,参天古木遮天蔽日,林间溪流潺潺不息。这片华南地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拥有2000多种植物和300多种野生动物。

  “森林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雨季时吸收大量降水,减少洪水风险;旱季时缓慢释放水分,维持河流基流。”保护区工作人员小李一边记录监测数据一边解释,“没有这片森林,万绿湖的水量和水质都无法保障。”

  研究表明,河源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涵养水源约25亿立方米,固土保肥约2.5亿吨,这些生态服务功能若折算成经济价值,超过数百亿元。

  此外,这片绿色屏障还是大湾区的“空气净化器”。数据显示,河源市每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5%,PM2.5年均浓度远低于大湾区核心城市。当东南风吹过,河源的清新空气会自然流向珠三角地区,帮助稀释和净化城市群的大气污染。

  “我们做过模拟计算,河源的森林每年可帮助珠三角地区减少约10%的空气污染物浓度。”陈教授说,“这种生态服务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人口密集的大湾区而言至关重要。”

  生态屏障背后的发展抉择

  守护“水塔”和“生态屏障”的地位,意味着河源必须放弃许多发展机会。

  “我们拒绝了超过500个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投资项目。”河源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

  在这些被拒绝的项目中,不乏一些能够带来大量税收和就业机会的工业项目。但对于河源来说,保护水源和生态环境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这种选择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河源市人均GDP长期在全省位居后列,与珠三角地区差距显著。

  “看着周边城市快速发展,说不着急是假的。”河源市一位基层干部坦言,“但我们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保护好这一湖清水、一片青山,就是我们对大湾区最大的贡献。”

  广东省自2012年起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河源等生态发展区进行补偿。近年来,补偿力度不断加大,2022年,河源获得的生态补偿资金超过15亿元。

  “这些资金大部分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和民生保障。”河源市财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我们还创新了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包括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市场化补偿等。”

何以河源?——大湾区不可或缺的“水塔”和生态屏障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909095432_22_523

夕阳西下的万绿湖美景 摄影 黄赞福

  时已入秋,夜幕降临,万绿湖恢复宁静。远处,大湾区城市的灯光开始点亮,宛如璀璨星河。

  一滴从万绿湖出发的水,正沿着东江流向大湾区千家万户。这滴水,可能明天就会变成香港茶餐厅的一杯奶茶,深圳高科技企业实验室的一杯纯水,或者广州早晨的一碗靓汤。

  “同饮东江水,共是一家亲。”这句广为流传的话,道出了河源与大湾区城市群的深厚联系。

  河源作为大湾区“水塔”和生态屏障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和生态服务功能上,更体现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上。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更多思考:如何更好地认识、保护和补偿河源这样的生态功能区?如何建立更加公平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如何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格局?

  这些问题的答案,关系到大湾区未来的生命线是否稳固,关系到这片中国南方面向世界的窗口能否持续闪耀。


  原标题:

  何以河源?——大湾区不可或缺的“水塔”和生态屏障



原文链接:https://gdee.gd.gov.cn/dsdt3071/content/post_47720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新媒体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政讯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
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