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馆:巧用节能新工艺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临近,多座冬奥新建和改建场馆相继完工。许多场馆在建造过程中巧用新工艺与场馆设施,极大降低了能耗和建设运营成本。
2020年11月27日,中建一局承建的“冰立方”改造项目成功完成了第二次水冰结构转换,至此国家游泳中心实现了随季节变换而转换——夏天变身“水立方”,承接游泳体育赛事;冬天转换成“冰立方”,承接冰壶比赛项目。游泳比赛项目要求高温高湿,冰壶比赛项目要求低温低湿,两种赛事不同的需求,增加了场馆的能源消耗。
“冰立方”巧用膜结构,随季节调节场馆的温度。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冰立方”项目经理刘军介绍,“水立方”是世界最大膜结构工程,场馆由3216个各异的膜结构“气泡”构成,每个“气泡”由内外两层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组成,ETFE膜是一种轻质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学性能和透光性,两层膜中间被称为“空腔”。夏季开启顶部的“空腔”,让场馆通过自然通风降温;冬季“空腔”合闭,让场馆充分吸取太阳光热,最大降低能耗,助力场馆实现冬季保温、夏季散热,可以节电30%以上。
冬奥会期间,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将承担冰球训练任务,赛后将用于承办冰球、花滑、速滑等顶级冰上运动赛事。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项目经理冯延军说,冰场在制冰过程中,空气含水量增大,易造成冰面起雾,直接影响制冰质量。传统冰场采用的转轮除湿系统耗电量高,使用期间室温会上升2-3摄氏度,需要损耗更多电能才能维护冰面质量。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国内领先的溶液除湿系统,即利用溶液吸收水分的特性,充分吸入空气中的水分,再将溶液加热,利用风机把溶液中水分带走,依次循环。相比传统的转轮除湿系统,溶液除湿可降低50%的能耗,年运行费用可降低70%左右,每年可节约近90万度电,合计每年节省能源费用200余万元。
上一篇:如何做到断舍离?
下一篇:全国气象监测能力稳步提升
- 张军出席第十三届亚太...2025-09-23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2025-09-20
- 应勇视频出席第七次金...2025-09-17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环境...2025-09-17
-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2025-09-17
- 省生态环境厅举行4月...2025-09-17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固体...2025-09-17
- 广东省城市环境空气质...2025-09-17
- (英文版)粤港澳监测...2025-09-17
- 自然资源部:建立全国...2020-12-15
- 明年起这个城市的餐饮...2020-12-15
-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2021-03-16
- 云南省2025年“我...2021-03-16
- 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2020-12-15
- 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2022-08-13
- 中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2020-12-15
- 第五监测站开展辖区2...2021-03-16
- 第五监测站开展3月环...2021-03-16
- 政讯通沈阳环保联合调...2020-12-10
- 生态环境部:9项约束...2021-01-05
- 加速建设“智慧港口2...2021-01-27
- 河北廊坊:产业数字化...2021-01-27
-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2021-01-27
- 滦州市召开网络安全工...2021-01-27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1-01-15
- 公共资源“一网交易”...2021-01-27
- 千亿级产业强势崛起 ...2021-01-27